首页 患者服务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详细

患者服务

自体血回输技术到底是什么工作原理呢

发布时间:2024.12.26 来源部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麻醉科
作者: 朱李进

自体血回输(Autotransfusion)是指将患者自身在手术过程中或创伤后失去的血液,经过回收设备的回收、过滤、离心、洗涤等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的输血技术。这一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但直到20世纪中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改进,自体血回输才逐渐成为一种常规的临床实践。自体血回输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对异体输血的需求,避免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风险,如免疫反应、感染疾病传播等。

 

自体血回输的工作原理

 

自体血回输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血液收集: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将术野中的失血收集到储血器中。收集的血液会立即进行抗凝处理,防止血液凝固。

2. 过滤与离心:收集的血液经过滤器去除较大的杂质(如组织碎片、脂肪颗粒等),然后进入离心杯进行离心分离。离心过程中,红细胞被浓缩,而血浆、血小板和其他成分则被分离出来,排入废液袋。

 

 

3. 洗涤与清洗:浓缩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或其他等渗溶液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血浆、抗凝剂和其他有害物质。清洗后的红细胞被收集到输血袋中。

4. 回输:经过处理的浓缩红细胞通过静脉通路安全地回输给患者。

 

 

自体血回输的优势

1. 避免异体输血的风险:自体血回输可以显著降低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如输血相关性免疫反应、感染传播(如HIV、肝炎等)、同种免疫反应等。

2. 节约血液资源:自体血回输减少了对异体血液的需求,尤其是在血液供应紧张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缓解血源短缺的问题。

3. 适用于稀有血型患者:对于稀有血型(如Rh阴性血型)或存在多种抗体的患者,自体血回输是更为安全的选择,避免了配血困难的问题。

4. 减少术后并发症:研究表明,自体血回输可以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抑制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5. 无需交叉配血:自体血回输不需要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简化了操作流程,节省了时间。

 

适应证

自体血回输适用于以下情况:

1预计出血量较大:当预计术中出血量超过患者血容量的10%或超过400ml时,建议考虑自体血回输。

2低血红蛋白或高出血风险:对于术前血红蛋白水平较低或存在高出血风险的患者,自体血回输可以提供额外的血液保障。

3稀有血型或存在多种抗体:对于稀有血型或存在多种抗体的患者,自体血回输可以避免配血困难和输血反应。

4拒绝异体输血:对于宗教信仰或其他原因拒绝接受异体输血的患者,自体血回输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1血液中含有消毒剂(如过氧化氢、酒精)或其他有害物质,导致红细胞溶血。

2恶性肿瘤患者(尤其是开放性手术中,可能含有癌细胞的血液)。

3血液被粪便、尿液或其他污染物污染。

4脂肪颗粒污染(除非使用白细胞滤器)。

5某些特殊疾病,如镰状细胞贫血等红细胞异常疾病。

 

相对禁忌证:

 1感染性手术或术野污染。

 2含有不能滤过的微小污染物,如髋关节翻修手术中脱落的金属颗粒。

 3某些特定类型的手术,如产科手术中可能存在胎儿细胞污染的情况。

 

并发症

虽然自体血回输相对安全,但仍可能出现一些潜在的并发症:

非免疫性溶血:如果血液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红细胞破裂,引发溶血反应。

气体栓塞:在血液回输过程中,空气可能进入血管,导致气体栓塞。

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可能是由于血液中的白细胞或细胞因子未完全去除所致。

凝血功能障碍:由于回输的血液中不含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能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

回收血液综合征:回输的血液中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感染:如果血液处理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导致细菌污染和感染。

 

临床应用

自体血回输广泛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尤其是在出血量较大的手术中。常见的应用领域包括:

脊柱手术:如长节段脊柱矫形手术,术中出血量较大,自体血回输可以显著减少异体输血的需求。

骨科手术:如双侧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等,术中出血较多,自体血回输有助于维持血容量。

心血管手术:如心脏搭桥手术、瓣膜置换术等,术中出血量大,自体血回输可以减少异体输血的风险。

妇产科手术:如伴胎盘植入的剖宫产手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等,术中出血较多,自体血回输可以提供血液保障。

创伤急救: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尤其是胸腹部创伤、肝脾破裂等,自体血回输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补充血容量。

 

总结

自体血回输是一项重要的血液管理技术,能够在减少异体输血风险的同时,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支持。它适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和创伤急救场景,尤其适合那些出血量较大、稀有血型或拒绝异体输血的患者。然而,自体血回输也有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