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东虹院区血管造影(DSA)技术正式投入临床应用

    近日,神经内科东虹院区血管造影(DSA)技术正式投入临床应用,成功为多名脑血管疾病患者完成精准诊断与介入治疗,为区域内患者带来“家门口的精准医疗”新福音。 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DSA技术通过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的2毫米微小穿刺口,注入造影剂后经数字化处理,可清晰呈现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等颅内血管的动态影像,精准捕捉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病变细节,为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症的诊疗提供“高清路线图”。   75岁的凌婆婆因反复头晕就诊,经院区神经内科团队借助DSA技术确诊为小动脉瘤,及时实施了脑血管造影,术后恢复良好。据神经内科李主任介绍,DSA技术不仅能精准诊断,还可同步开展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支架植入等介入治疗,为脑梗、脑动脉瘤等急症患者抢占“黄金救治时间”,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为确保DSA技术安全高效开展,院区前期经过周密筹备,引进了新一代高精度DSA设备,并组建了由资深神经内科医师、介入技师、护理人员构成的专业团队,专家带教等方式强化技术培训,建立了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规范体系。目前,团队已成功完成多例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手术。    DSA技术的落地,不仅填补了神经内科东虹院区脑血管微创介入诊疗的空白,更优化了区域医疗资源配置,让周边患者无需长途转诊即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未来,院区将持续深耕脑血管疾病精准诊疗领域,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拓展DSA在复杂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场景,以技术创新守护群众脑健康,为构建区域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025.11.25 发布:神经内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静配中心正式启动

    2025年11月18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正式开启运行,标志着医院开始逐步推动静脉用药从病区分散配置模式,向静配中心集中配置模式转变,进一步为患者用药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为搭建以病区为核心的药事管理整体模式,在结合我院金牛院区整体布局规划和严格遵循建设标准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静配中心最终选址于金牛院区住院部五楼,总建筑面积约790㎡。涵盖洁净区、非洁净控制区、辅助工作区等功能分区,为静脉用药调配提供安全、规范的操作环境;配备生物安全柜、医用洁净工作台以及静脉药物调配机器人,确保高风险药物调配过程的安全性与精准性;引入智能统排机、智能贴签机、智能成品分拣机、智能配送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实现药品调配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   静配中心将以 “零差错、零污染” 为底线,通过专业化、集中化的调配模式,进一步保证药品调配质量,从源头降低静脉用药风险,切实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助力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再上新台阶。

    2025.11.24 发布:药剂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举办“2025年度成华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新进人员培训班”

    为进一步提升成华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新进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医疗卫生人才队伍,2025年11月18-20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主办的“2025年度成华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新进人员培训班”在沙河院区成功举办。   本次培训汇聚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心血管、神内、普外、药学、内分泌、急救、医保各领域专家,通过理论授课、案例研讨与技能实训等多种形式,帮助新进人员有效梳理知识体系,强化规范诊疗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深政策法规理解,现场学员反馈收获颇丰。 下一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将持续推进成华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引领和技术辐射作用,落实推动医疗集团在医疗管理、培训考核等“一体化管理”建设,定期开展适宜性技术、质量管理、政策法规等多专科领域培训,不断提升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内医疗服务质量的同质化水平,共同守护居民健康。

    2025.11.24 发布:事业发展部
  • 成都六院城市医疗集团开展世界慢阻肺日健康咨询活动

      2025年11月19日,在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之际,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专科团队,与猛追湾家庭医生团队无缝协同,走进建中、建华社区开展慢阻肺健康咨询活动,以“专科赋能+基层落地”的深度融合模式深化基公卫慢病管理,为推动区域内医防融合探索实践路径。   活动紧扣2025年世界慢阻肺日“呼吸不畅,当心慢阻肺病”主题及“基公卫慢病管理提质”核心,专科团队与家庭医生团队同步开展服务:专科医生聚焦“呼吸不畅、慢性咳嗽”等核心症状,为居民提供一对一风险评估、科学答疑,现场示范肺功能自测、康复训练及药物使用技巧;家庭医生则全程协同,同步记录咨询要点、更新基公卫健康档案,对专科团队识别的高危人群和疑似患者,当场纳入慢阻肺专病管理台账,共同制定“定期随访+动态监测+精准转诊”的全周期管理方案。同时,专科团队还结合现场案例,向家庭医生传导规范化筛查、干预的实操标准,实现“服务居民”与“赋能基层”双向推进。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城市医疗集团专科团队与家庭医生团队的深度融合,是推动医防融合的核心支撑。未来集团将持续固化“现场协同、标准共通、管理闭环”的协作模式,让专科优势下沉更精准、基层管理更规范,不断完善基公卫慢病管理体系,为居民提供全流程、一体化的呼吸健康守护,为基层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2025.11.20 发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携手太平社区开展世界慢阻肺病日义诊宣传活动

    2025 年 11 月 18 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携手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太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了以 “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 为主题的第 24 个世界慢阻肺病日义诊宣传活动,旨在提升广大居民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认知水平,强化自我保健意识。 活动现场,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专家团队与太平社区的医护团队紧密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为社区居民精心打造了 “一站式” 呼吸健康评估服务。通过开展肺功能检测,精准筛查出潜在的呼吸健康隐患,为早期发现慢阻肺患者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针对慢阻肺患者在日常用药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医护人员进行了专项指导,纠正了诸多不规范用药行为,确保患者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药物治疗。 在专业诊疗服务的基础上,医护人员还同步开展了健康宣教与资料发放工作。他们围绕慢阻肺病防治的核心要点,向居民详细普及了疾病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规范治疗的重要性,使居民对慢阻肺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本次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 100 余份,有效深化了居民对慢阻肺病的认知,显著提升了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 此次义诊义检活动的成功举办,切实打通了优质医疗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将专业的医疗资源与服务送到了社区居民的家门口,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认可与好评。通过此类活动的持续开展,将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重视程度,促进慢阻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呼吸健康贡献力量。

    2025.11.19 发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城市医疗集团糖尿病日主题活动

    在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之际,2025年11月14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内分泌科联动成华区猛追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成达家庭医生团队,走进建中社区金域蓝岸小区,以“专科指导+全科管理”协同模式,为居民送上精准化健康服务。 活动中,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发挥专科优势,为居民提供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精准筛查,针对高危人群与患者开展专业化指导——解答用药困惑、制定个性化控糖方案,普及科学控糖核心知识,筑牢诊疗专业防线。胡成达家庭医生团队做好全病程管理衔接——记录居民健康数据、建立慢病管理档案,明确后续随访、日常监测及健康咨询的长效服务机制。 此次活动让“糖尿病与幸福感”理念落到了实处。医疗集团将持续深化与社区全科团队的联动,以专科专业引领为核心、全科全程管理为支撑,完善糖尿病全周期服务体系,守护辖区居民血糖健康与生活品质。  

    2025.11.13 发布:内分泌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举办成华区戒烟联盟成立大会

    2025年11月10日下午,由成都市第人民医院牵头成立的成都市成华区戒烟联盟大会在医院沙河院区召开。四川省戒烟联盟、成华区卫健局、成华区疾控中心以及市六医院相关领导出席了会议。 本次联盟会议成员由市六医院和成华区各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员单位组成,通过整合医疗、疾控、社区等多方资源,建立了协同工作机制,避免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同时也依托三甲医院的专业优势,建立了系统的培训体系,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戒烟服务专业人才。不仅提升了区域戒烟服务能力,也为呼吸疾病防治储备了专业力量。 会议邀请四川省戒烟联盟主席华西医院毛辉教授针对戒烟门诊的规范化建设进行了详细讲解;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俊主任医师、张小红副主任医师就烟草危害与科学戒烟以及针对尼古丁替代疗法指南进行了解读,随后,四川省戒烟联盟主席华西医院毛辉教授对市六医院进行了戒烟联盟授牌。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戒烟门诊自2025年开诊以来,配备了先进的控烟检测仪器,由资深戒烟医师团队坐诊,在为每位前来就诊的吸烟者提供个性化的戒烟方案,实施精准治疗的同时,注重心理干预,帮助吸烟者克服戒烟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提高戒烟成功率,截至目前,已为周边吸烟人群提供戒烟咨询、诊疗130余人次,戒烟成功率达到50%以上。 本次成都市成华区戒烟联盟的成立,为广大吸烟群众提供更精准和专业的戒烟咨询、转介服务。以后将积极开展控烟健康教育,推广戒烟理念,提供戒烟服务,引导公众自觉控烟,同时还将开展协作性研究,配合上级部门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为降低区域内人群吸烟率、减少烟草危害贡献力量。    

    2025.11.11 发布:公共卫生部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静疗科普作品荣获市级比赛季军

      近日,在成都护理学会主办的 “2025年静脉输液护理学术年会”上,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静疗团队报送的原创科普作品——《“管”家日记一“管”到底的温暖》,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科普视频比赛第三名,以温情与专业的表达,展现了医院在静脉治疗与人文关怀融合中的深入探索。   该作品以“日记”为叙事主线,生动记录了呼吸患者在留置中长导管期间,护理团队从置管、维护、健康教育到心理支持的全程守护。作品将专业的导管护理知识融入日常照护场景,用细腻的镜头语言传递了“一管到底”不仅是对导管生命的延续,更是对患者全程、温暖照护的承诺。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中长导管应用的重点科室,收治患者往往病情复杂、治疗周期长。科室长期致力于血管通路的质量管理、并发症的科学预防及个性化患者教育,形成了具有呼吸专科特色的静疗护理体系。此次获奖,不仅是对 静疗团队科普创新能力的充分肯定,更是对科室优质护理成果的印证。

    2025.11.10 发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在首届“协和–华西杯”全国免疫荧光诊断技能大赛荣获三等奖

    11月7日,由四川省医学会主办、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协和–华西杯”全国间接免疫荧光诊断技能大赛在成都顺利举行。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荧荧之火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与出色的临场表现,荣获大赛三等奖。 自初赛阶段起,“荧荧之火队”便展现出卓越的技术操作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从全国127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八强。决赛过程中,面对高强度技能考核与即兴问答环节,团队沉着应对、稳定发挥,最终以精准的荧光判读技术和清晰的临床思维路径赢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本次大赛聚焦间接免疫荧光技术的临床应用,是医院在提升风湿免疫疾病诊疗与实验室诊断水平方面的一次重要实践。

    2025.11.10 发布:检验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赴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开展医联体巡回医疗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紧密型分级诊疗协议协同医联体建设,精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服务能力,2025年10月30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派出精锐医疗专家团队,赴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开展了以技术协作为核心的“医联体巡回医疗”活动。     本次活动重点在于发挥医联体优势,通过“传、帮、带”切实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市六医院专家与金堂三院医生共同深入临床一线,开展联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与手术带教。专家团队结合具体病例,围绕诊断思路、治疗方案优化、技术操作规范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指导,不仅为当地患者带来了更精准的诊疗,更提升了金堂三院医务人员对复杂病情的研判与处置能力。

    2025.11.03 发布:事业发展部
  • 成都市六医院重阳节肾脏健康义诊活动

    2025年10月29日,重阳节之际,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党支部联合保和街道和欣社区党委、中海浣云居物业服务中心、和美社区党委,分别在中海浣云居小区与和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关爱肾脏,健康同行”主题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医护人员为前来咨询的市民提供了免费血压测量、血糖检测、尿液分析等服务,并由医疗专家团队开展一对一健康咨询。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肾脏保健与疾病防治问题,专家们进行了细致解答,同时发放了肾脏疾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帮助市民增强对肾脏常见病、多发病的认识。 此次义诊有效提升了群众对肾脏健康的关注度,引导大家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健康理念,为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和医疗质控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5.10.31 发布:肾病内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赴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开展适宜性医疗技术推广与宣传科普义诊义检系列活动

    为推广适宜性医疗技术,切实服务基层群众健康,2025年10月30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组织多学科专家团队,赴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开展“适宜性医疗技术推广与宣传大型科普义诊义检”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汇聚了市六医院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胃肠外科、肝胆外科、眼科、超声影像科等七位临床专家,将优质医疗资源直接送至群众身边。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居民提供诊疗服务,开展专项检查,并针对个体情况给出专业健康指导。 活动现场同步开展健康科普宣讲,设置有趣的有奖问答环节,内容涵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管理知识。群众踊跃参与,在轻松氛围中学习健康知识,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本次活动共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完成专项检查280余人次。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持续深化合作,探索更多惠民服务模式,共同守护大众健康。  

    2025.10.31 发布:事业发展部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2025年世界卒中日系列宣传活动

    近日,在第20个“世界卒中日”期间,为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协同效应,做实脑卒中全周期慢病管理,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带领成华区猛追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深入猛追湾街道辖区内富临花园、猛追湾公馆、八二小区、首创爱这城、东方花园等多个小区,以“尽早识别,立刻就医”为主题开展系列健康服务,成为集团资源下沉、专全结合慢病同质化管理与上下联动的生动实践。  本次活动依托“集团长期派驻专家+社区家医团队”的专全结合核心模式,由集团长期下派至中心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罗小晶带领,进行慢病同质化标准管理。一方面,专家与家医团队走进社区,向居民科普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识别技巧及应急处置要点,演示“中风120”实用工具,同步提供免费血压、血糖检测与个性化健康指导;另一方面,双方深度联动,协同对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卒中老病人开展上门随访与共同管理,通过规范评估、统一用药指导、同步康复方案制定,实现慢病诊疗、康复、随访的上下联动与同质化服务。  活动通过“社区科普+上门共管+上下联动”的多元形式,既把权威慢病防治知识送到居民身边,更以专全结合模式打通集团与社区的慢病管理闭环,让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扎根基层,确保居民享受全程同质化的慢病服务。 未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集团将持续深化与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的慢病联动,迭代专全结合的同质化管理流程,常态化开展惠民健康服务,全力守护辖区居民全周期健康,筑牢健康社区基层防线。

    2025.10.30 发布:神经内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承办乳腺癌多学科(MDT)规范化诊疗学术沙龙会

    近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癌途曙光”肿瘤规范化MDT诊疗系列会议—乳腺癌多学科(MDT)规范化诊疗学术沙龙会在金牛院区召开。副院长郑柳到会并致辞。 甲乳外科主任王浩斌的主持会议。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吴剑教授以《乳腺癌多学科诊疗(MDT)标准与规范》为题,系统梳理了MDT的组织架构、分期诊疗标准与全病程管理流程。四川省肿瘤医院赵丽燕教授围绕《淋巴水肿的临床干预及治疗进展》,详细介绍了综合消肿治疗(CDT)的理念与操作流程。由我院甲乳外科、肿瘤科、超声影像科、放射影像科、病理科等组成的乳腺癌MDT团队多位专家针对两例甲乳外科乳腺癌病例进行了深入讨论。 随后,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鄢希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张剑辉教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吴剑教授三位专家分别对病例进行集中点评,强调MDT应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实现从诊断、治疗到随访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更是一次临床实践的深度复盘。未来,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将继续深化乳腺癌MDT建设,推动诊疗标准化、服务人性化,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来希望。

    2025.10.29 发布:甲乳外科
  •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圆满完成2025年成都马拉松医疗保障

    10月26日早上,2025年成都马拉在金沙遗址鸣枪开跑。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承担了赛事里程41-42km高风险区域的现场医疗保障工作,为参赛选手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医院保障的区域位于赛程尾声,是运动员体能消耗极大、易发生身体状况的关键阶段,医护人员迅速布置医疗点位、调试医疗设备及通讯器材,以最完备的状态迎接赛事挑战。 比赛过程中,医疗保障团队分为医疗点、骑行AED、救护车三组总计11名医务人员,团队全程保持高度警惕,密切关注着参赛选手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进行干预和治疗。医疗点在固定位置,观察处置;骑行AED灵活机动,在赛道上不间断巡护,确保发生意外时的及时救助;救护车在指定位置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转运。现场医疗处置6人次,为千余名选手喷涂冰肌喷雾,有力地保障了参赛选手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此次保障任务充分展现了市六医院应对大型赛事医疗保障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下一步医院将持续总结经验,提升应急医疗救治水平,不断强化大型赛事与城市重大活动医疗保障能力。

    2025.10.27 发布:医务部
上一页 1 2 3 4 ... 115 下一页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