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应的预防与急诊处理
随着中、高考结束,学子们怀着敬畏自然的心去感受自然,也将不得不面对“高原”的考验。高原反应又称为高原病(或急性高山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是由于从平原快速进入高原地区(通常≥2500米)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因低压、低氧环境引发的系列病理生理反应,严重时可进展为高原肺水肿(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HAPE)或高原脑水肿(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HACE),危及生命。因7、8月份是高原地区旅游旺季,本文重点介绍高原反应的预防措施和急诊处理,帮助旅行者、登山者及高原工作者安全应对。
首先给大家讲讲有什么症状吧!
症状的发生因人而异,一般在进入高原后6-12小时出现,也有在1-2小时内或24小时左右发作的情况。
成人发生AMS常见症状有头痛(主要标志)、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失眠;婴幼儿的症状不具特异性,有的哭闹不爱玩耍,有的喂食困难、呕吐,以及睡眠紊乱易激怒等。
随着疾病进一步发展,HAPE可能出现,表现为呼吸困难(由起初的劳力性呼吸困难进展为静息时加重)、咳粉红色泡沫痰、发绀(口唇、指甲青紫)、肺部湿啰音,若出现血氧饱和度(SpO₂)<75%、心率加快、无法平卧等情况,将是极度危险的信号。随着海拔继续上升(通常>3000米),HACE也可能随之发生,表现为脑病症状和体征,如剧烈头痛、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这一系列的症状将会影响日常活动,作业能力下降,甚至危及生命健康。据统计,HAPE和HACE在未及时治疗情况下,死亡率高达50%。
高原反应那么常见,那再说说为什么会有高原反应呢?
据统计,高原反应患者中,女性风险略高于男性,HAPE常易发生在小男孩,因为活泼好动,不充分休息。导致AMS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低氧血症相关脑血管扩张。脑血管扩张不仅激活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导致头疼,还增加了脑容量并短暂升高颅内压力,所以会出现以头痛为主要标志的系列症状。所以,我们需要从根源上去预防,并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进一步发展为HAPE和HACE。
接下来谈谈怎么去预防呢?
1) 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先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心功能不全、贫血、癫痫以及AMS等病史或高危妊娠。存在上述病史将属于高危人群,不建议高原旅行,若必须高原出行,建议阶梯式攀升计划并携带便携式高压氧舱等急救设备和药物。
2) 其次是攀升方案的拟定,真正的预防是阶梯式上升(最有效!),即每日海拔上升≤300-500米,每升高1000米停留1-2天适应。
3) 然后是药物准备,特别是存在AMS病史及基础病患者,首选准备乙酰唑胺,用法是上升前24小时开始口服至抵达后2天,药物可促进碳酸氢盐排泄,加速适应。不能耐受乙酰唑胺者,可口服地塞米松片。不想服用上述药物或存在药物过敏者可使用布洛芬预防AMS。除此之外,葡萄糖不仅补充能量,还可增强缺氧耐受能力,缓解高原反应症状。(所有药物建议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4) 高原旅行计划期间禁酒、禁镇静剂,避免抑制呼吸,加重缺氧。同时初到高原24小时内避免负重、快走。要注意保证水分供给,每日饮水2-3L的习惯,但避免过量。
5) 最后是根源上的氧疗辅助(便携氧气瓶或者便携式高压氧舱),建议常备便携氧气瓶,以及进行预适应训练,提前使用低氧帐篷模拟高原环境。
最后说说高原反应如何紧急处理呢?
高原反应有轻有重(具体分度见附表1),轻度的AMS我们可以通过休息、补水,口服布洛芬缓解头痛。中重度AMS需立即下撤,降低海拔300-500米(最有效!),同时服用乙酰唑胺或地塞米松。无论轻重,均需吸氧维持指氧饱和度(SpO₂)>90%。
当出现HAPE时,患者需要端坐位休息减少回心血量,并必须下撤(至少1000米或至症状消退)!延迟可致命,必要时直升机转运。下撤同时高流量吸氧(必要时使用便携式高压氧舱),目标为SpO₂>90%;若无法完成下撤和氧疗,建议使用硝苯地平片治疗。
对于更严重的HACE,可直接使用地塞米松,同时使用高压氧舱(如可用)或高浓度吸氧,及时下撤至低海拔(即使昏迷者也需紧急转运),随时观察昏迷患者的呼吸,保持呼吸顺畅。
所以,高原旅行者拥有便携氧气瓶(至少2罐,每罐500ml)、血氧仪(监测SpO₂,预警低氧)、急救药物(乙酰唑胺、地塞米松、硝苯地平)以及通讯设备(卫星电话无信号区域必备)将会减轻高原反应,甚至大大提高出现HAPE和HACE时的生存率。
最后特别提醒:
1) 禁忌人群:严重心肺疾病、未控制的高血压、孕妇。
2) “坚持一下”是误区!HAPE和HACE进展极快,拖延等于赌命!
3) AMS的本质是缺氧,而最有效的治疗是吸氧和下撤!提前预防、及时识别、果断处理,才能安全享受高原之旅。
表1加拿大路易斯湖评分标准(Lake Louise Scoring system, LLSS)
症状 |
评分标准 |
得分 |
头痛 |
0分:无头痛 |
0-3 |
胃肠道症状 |
0分:无不适 |
0-3 |
疲劳/乏力 |
0分:无疲劳 |
0-3 |
头晕 |
0分:无头晕 |
0-3 |
睡眠障碍 |
0分:睡眠正常 |
0-3 |
严重程度分级:轻度AMS:3-5分;中度AMS:6-9分;重度AMS:≥10分或出现HACE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