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突出:脖子里的“缓冲垫”出问题了
想象一下你的颈椎(脖子)是由7块骨头(椎体)像积木一样堆叠起来的。在每两块椎体之间,都有一个重要的“缓冲垫” - 椎间盘。
椎间盘的结构:
外层(纤维环):坚韧有弹性,像轮胎的外胎,包裹着内部。
内层(髓核):胶冻状、富含水分,像轮胎的内胎,主要起缓冲吸震作用。
什么是颈椎间盘突出?
当这个“缓冲垫”出了问题,内部的髓核**由于各种原因(老化、损伤、压力过大)突破了外层纤维环的部分或全部,向外突出时,就称为颈椎间盘突出。
突出程度:
膨出:纤维环整体向外均匀鼓出,但未破裂(像轮胎鼓包)。
突出:纤维环部分破裂,髓核向外挤出,但外层仍有部分包裹(像牙膏从管口挤出一部分)。
脱出/游离: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完全挤出,甚至可能掉落到椎管内(像牙膏完全挤出管口,甚至掉到地上)。
突出程度越重,压迫神经或脊髓的风险越大。
为什么会发生?(病因)
1. 年龄增长(退行性变):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下降、变脆,更容易破裂。一般30岁以后开始加速退化。
2. 长期不良姿势:
低头族: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伏案工作,颈椎承受巨大压力(低头时压力倍增)。
不良睡姿:枕头过高、过低或睡姿扭曲。
3. 颈部急性损伤:车祸(挥鞭样损伤)、跌倒、运动撞击等。
4. 遗传因素:部分人可能天生椎间盘结构相对薄弱。
5. 职业因素:需要长期低头、仰头或颈部负重的职业(如司机、程序员、牙医、搬运工)。
6. 吸烟:尼古丁影响椎间盘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吸收,加速退化。
它会带来什么麻烦?(症状)
突出的椎间盘可能会压迫到附近的神经根或脊髓,引发一系列症状。注意:并非所有突出都会引起症状(无症状性突出很常见)。当出现症状时,常见的有:
1. 颈部疼痛:最常见,疼痛可能位于颈部后方或两侧,可能向肩胛骨区域放射。
2. 手臂疼痛和麻木: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和麻木感通常沿着特定的神经走向放射到肩膀、上臂、前臂甚至手指(具体区域取决于哪一节神经受压)。
3. 手指麻木或无力: 感觉手指发麻、像戴了手套,或精细动作(如扣纽扣、写字)变得笨拙、无力。
4. 肩背部疼痛:疼痛可能牵涉到肩胛骨之间。
5. 头痛:尤其是枕部(后脑勺)疼痛。
6. 行走不稳、踩棉花感(严重时): 如果突出严重压迫到脊髓(称为脊髓型颈椎病),可能导致下肢无力、走路不稳、有踩棉花的感觉,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便秘、尿急或尿潴留)。这是需要紧急就医的危险信号!
医生如何诊断?
1. 详细问诊:医生会询问你的症状、持续时间、诱发和缓解因素、工作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
2. 体格检查:
检查颈部活动范围(前屈、后伸、侧弯、旋转是否受限或诱发疼痛)。
按压颈部特定点寻找压痛点。
神经学检查:检查上肢的感觉(触觉、痛觉)、肌力、反射(如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以及下肢的肌张力、病理反射(如Hoffmann征、Babinski征)等,判断神经受压情况。
3. 影像学检查(关键):
X光片:看颈椎的生理曲度(是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是否变窄、骨质增生(骨刺)情况,排除骨折等。但X光无法直接看到椎间盘和神经。
磁共振成像:金标准!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大小、程度、类型(膨出/突出/脱出),以及神经根、脊髓受压的情况,是否有水肿、变性等。是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最重要的依据。
CT(计算机断层扫描):对骨性结构显示更清晰,有时用于评估骨刺或钙化情况,或在无法做MRI时使用。结合脊髓造影(CTM)也能显示神经受压。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评估神经受损的具体部位和严重程度,主要用于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有哪些?
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恢复功能、预防复发/进展。首选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神经损害时才考虑手术。
1. 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 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休息与姿势管理:急性期适当休息,避免加重症状的活动(如长时间低头)。学习并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睡姿。
颈托制动(短期):急性期可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1-2周),帮助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消炎止痛。
肌肉松弛剂: 如乙哌立松、氯唑沙宗等,缓解肌肉痉挛。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2等,可能有助于营养受损神经。
脱水消肿药(短期/严重时):如甘露醇(静脉)、迈之灵(口服),用于急性期神经根水肿明显时。
镇痛药:疼痛剧烈时,医生可能处方更强的止痛药。
物理治疗:非常重要!
牵引: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可能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压力、缓解神经根压迫和肌肉痉挛。
理疗:如热疗、冷疗、超声波、电刺激(TENS)等,帮助消炎、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手法治疗:由有资质的物理治疗师或医生进行,包括关节松动术、软组织松解等,改善活动度、缓解疼痛。切忌暴力推拿按摩!
运动疗法(核心):
颈椎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期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重点是加强颈部深层稳定肌群(如颈深屈肌)和肩背部肌群的力量训练,以及拉伸紧张肌肉(如胸锁乳突肌、上斜方肌)。
姿势训练:学习并养成保持良好姿势的习惯。
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游泳(尤其蛙泳)、快走,改善整体健康。
生活方式调整:
选择合适枕头:支撑颈部生理曲度,避免过高或过低。
工作台调整:电脑屏幕与眼睛平齐,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桌椅。
避免长时间固定姿势: 定时(如30-45分钟)活动颈部。
戒烟。
控制体重。
2.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神经损害时)
目标:解除神经压迫(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等),稳定脊柱。
常见手术方式:
前路手术(最常用): 从颈部前方切口进入,直接移除突出的椎间盘和压迫物,然后在椎体间植入融合器(自体骨、异体骨或人工材料)并用钢板螺钉固定,使相邻椎体融合(ACDF -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或者使用人工椎间盘置换(ADR)替代融合,保留该节段的活动度(适应症更严格)。
后路手术:从颈部后方切口进入,主要用于多节段病变、严重椎管狭窄或后纵韧带骨化等情况,如椎板切除减压术、椎板成形术等。
手术风险: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邻近节段退变加速(融合术后)、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前路手术,通常短暂)等。医生会详细评估风险和收益。
如何预防?
1. 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坐、站、走还是睡觉,时刻提醒自己“抬头挺胸收下巴”,避免长时间低头。
2. 调整工作环境:电脑屏幕高度适宜,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椅子和桌子。定时起身活动。
3. 选择合适枕头:保证睡眠时颈椎有良好的支撑。
4. 避免颈部外伤: 运动时注意保护,乘车系好安全带。
5. 加强颈部及肩背部肌肉锻炼:规律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如靠墙收下巴、肩胛骨后缩练习)和拉伸练习。
6. 控制体重:减轻脊柱负担。
7. 戒烟。
8. 避免颈部过度负重和突然发力。
重要提示:
不要自行诊断或治疗: 颈部疼痛和麻木的原因很多,务必就医明确诊断。
警惕危险信号:出现 手脚麻木无力、走路不稳(踩棉花感)、大小便困难 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这可能是脊髓受压的严重表现(脊髓型颈椎病),需要尽快处理。
谨慎选择按摩: 非专业的、暴力的颈部按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如瘫痪)。如需按摩,务必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专业人员。
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 保守治疗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见效,康复锻炼更是需要长期坚持,手术治疗后也需要遵循医嘱进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