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 “肩周炎”——慢性肩痛需科学诊治
生活中,许多人一旦出现肩关节疼痛,第一反应便是得了“肩周炎”。于是开始吊杠、爬墙、甩手臂……,疼痛不仅未见好转,反而日益加剧。殊不知,肩关节慢性疼痛的背后,可能隐藏着另一种更为常见的疾病——肩袖损伤。
“肩周炎”并非肩痛唯一答案
在过去,“肩周炎” 这个名称使用得极为广泛,几乎成了所有肩关节疼痛的通用代名词。但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真正意义上的 “肩周炎”,也就是粘连性关节囊炎,在肩关节疾病中所占的比例仅为 15%-20%。更多情况下,肩关节疼痛是由其他因素引发的。其中,肩袖损伤最为常见,约占肩关节疾病的60%-70%,远高于真正的“肩周炎”。
如何区分肩周炎和肩袖损伤?虽然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的症状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几个关键方面,二者有着显著的区别:
疼痛特点:肩袖损伤引发的疼痛,通常在肩关节活动到特定角度时才会出现,特别是在上举或外旋手臂时,疼痛尤为明显;而肩周炎的疼痛更为持久,并且在夜间常常会加剧。
活动范围:肩周炎患者无论是主动活动(即自己进行活动),还是被动活动(在他人协助下进行活动),关节的活动范围都会受到限制;而肩袖损伤患者虽然自己活动时困难重重,但在他人帮助下,却能够达到正常的活动范围。
力量变化:肩袖损伤会致使肩部力量明显减弱,特别是在上举和外旋时;而肩周炎患者尽管活动受限,但其力量通常能够保持正常。
除了肩袖损伤,还有哪些可能?
ü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关节活动时肌腱被挤压。
ü 肱二头肌长头腱炎:肩前部疼痛,举重物时加重。
ü 肩关节骨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活动时伴有摩擦感。
ü 钙化性肌腱炎:肌腱内钙盐沉积引起剧烈疼痛。
ü 甚至可能是颈椎病、胆囊疾病等的牵涉痛
误诊误治的危害
若将肩袖损伤误判为肩周炎并进行不当的剧烈运动,犹如在撕裂的伤口上继续拉扯,可能导致撕裂扩大,形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需要手术治疗。
曾经有一位五十多岁的教师,肩部疼痛长达半年,他自认为是 “肩周炎”,于是每天坚持拉单杠、甩臂锻炼。然而,疼痛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严重,最后连端起一杯水这样简单的动作都无法完成。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才发现是肩袖巨大撕裂。由于延误了治疗时机,且进行了不当的锻炼,使得撕裂程度进一步加重,最终只能接受手术治疗。
科学就医,科学治疗
面对持续不愈的肩关节疼痛,正确的应对方式如下:
1. 及时就医:如果肩痛持续 2 周以上仍未见好转,就应当前往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同时医生可能会建议X线片排除骨性结构问题;超声检查初步评估肩袖情况;磁共振(MRI)检查肩袖损伤诊断的“金标准”。
2. 个性化治疗:肩周炎以康复训练为主,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肩袖损伤急性期需休息、药物治疗,部分需要关节镜微创手术。其他疾病根据具体病因针对性治疗。
3. 谨慎锻炼:在明确诊断前,避免盲目进行大幅度的肩部运动。
肩关节疼痛绝非小事,自行诊断和治疗存在极大的风险。实际上,真正的 “肩周炎” 并不常见,更多时候,肩关节疼痛是由肩袖损伤或其他肩关节疾病导致的。只有通过科学的诊治,才能让您早日摆脱肩痛的困扰,重新回归健康美好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