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自己得了结核?一分钟带您读懂这几种检测方法
一、认识肺结核:这个古老的敌人依然强大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它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引起,可导致长期咳嗽、咳痰、咳血,以及午后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
您知道吗?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近20亿)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那么,如何确认是否被它感染了呢?实验室有哪些检查可检测它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探究竟吧。
二、痰液检查:精准诊断的“起点”
痰液中寻找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结核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疗效的关键依据。只要您有持续的咳嗽、咳痰症状,或胸部影像学发现异常,医生都会建议您查痰。那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就藏匿于痰液里。
(1)如何正确留取痰液?请牢记“三字诀”
留痰不是随便咳一口就行。记住“晨、深、净”这三个字,就能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① “晨”:留取清晨起床后的第一口痰。经过一夜的积聚,肺部深处的痰液更多,病原菌的浓度更高,检测阳性率自然也最高。
② “深”:留取从肺部深处咳出的痰液。咳痰前,先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杂物和细菌。然后做几次深呼吸,再用力从肺底部咳出。注意:不要使用牙膏、漱口水等,以免“误伤”结核分枝杆菌,影响检查结果。
③ “净”:请使用医院提供的无菌痰盒,直接将痰液吐入盒中,立刻盖紧盖子,并尽快送检。
(2)病原学检测方法
① 痰抗酸涂片检查
ü 优点:快速、简便、经济,是最基础的筛查方法。
ü 缺点:灵敏度较低,需要痰液中细菌数量足够多(每毫升5000-10000个以上)才可能被发现。它只能告诉我们发现了“抗酸杆菌”,但无法区分是结核菌还是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需要进一步确认。
ü 图为同一结核患者同时段送检的三份痰标本的结果对比,“口水痰”直接呈现的是阴性结果,可见标本质量直接影响检测结果!
② 痰培养
优点: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结果准确可靠,并且可以用培养出的细菌做药物敏感性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ü 缺点:耗时长,通常需要2~8周才能出结果。
③ 分子生物学检测
ü 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MTB-DNA):快速、灵敏,检出率高,特异性强。
ü GeneXpert MTB/RIF:它不仅能快速检测出结核菌的DNA,还能同时判断其对一线药物利福平是否耐药,极大缩短了诊断和耐药检测的时间。
三、医生,我咳不出痰怎么办?别担心,办法总比困难多!
除了痰液检查,还有以下“备选方案”:
(1)静脉采血
① 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通过检测受试者全血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刺激下产生的细胞因子IFN-γ,从而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IGRAs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适用于肺内和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
② 结核抗体检测:可检测患者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的IgG抗体。
(2)PPD皮肤试验(皮试):通过在前臂皮内下注射少量的结核菌素(PPD试剂),48~72小时内观察注射部位的硬结大小,从而判断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此法可能受卡介苗接种史的影响,出现假阳性,还需结合其它检查综合判断。
(3)胸片及胸部CT:X线胸片是诊断肺结核的常规首选方法。胸部CT则更为清晰,其空间分辨率与组织分辨率更高,能发现细微的病变,在早期和不典型结核的诊断中优势明显。
(4)病理学检查:可通过穿刺或活检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是诊断肺内外结核的重要手段。
(5)其他体液检测:根据病情,还可检测胸腹水、脑脊液、尿液等体液标本,同样可采用涂片、培养、分子检测等方法寻找结核分枝杆菌的踪迹。
四、医生,所有这些检查我都需要做吗?
当然不是!没有任何一项检查是完美的,都存在它的局限性。您的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症状、体征和初步检查结果,为您量身定制最必要、最有效的检查方案,目的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准确的方法“揪出”结核菌,并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结核病可防可治,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和规范治疗。如果您有疑似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