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身边叫不醒的“觉主”
“睡美人”不只是童话:
——警惕身边叫不醒的“觉主”
深夜,急诊室的灯光冷白而刺眼。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轮床的滚轮声打破了宁静。一位母亲焦急地催促着:“医生,快看看我女儿,怎么叫都叫不醒!”抢救床上,躺着一位面色平静、仿佛沉睡在甜美梦乡的花季少女——小雅(化名)。
白天的“怪事”:突然沉睡的少女。小雅是成都一所大学的新生,刚开学不久,她身上就发生了一件“怪事”。一天清晨,早操铃声如常响起,室友们纷纷起床,但小雅却毫无动静,室友们便上前叫她。可无论大家是推、是喊,小雅都毫无反应,就像被施了魔法,深深地陷在睡眠里。大约半小时后,小雅自己“醒”了,她缓缓说道:“我一直都能听到你们叫我,我很想回应你们,但我手脚动不了,眼睛睁也不开……”大家急忙将她送到校医务室。可小雅心率、血压、体温一切正常,除了有些疲惫,并无不适,学校立即通知了小雅的父母。
夜晚的惊魂:酒店里再次“叫不醒”。小雅父母得知消息后急匆匆地从外地赶来成都,晚上一家人欢聚在酒店。但是可怕的“沉睡”再次来袭。晚上,妈妈出于好奇,在小雅入睡后轻声呼叫女儿,却发现无论如何也叫不醒她。于是拨打了120,将小雅送往我院,没过多久,小雅又像上次一样,自己“醒”了过来。 在急诊医生的建议下,小雅被收入神经内科进一步查明原因。
真相大白:小雅患上的是发作性睡病。接诊的医生没有简单地将其归为“心理问题”,而是安排了一些检查,视频脑电图发现小雅睡病发作时,虽然看起来是睡眠状态,但脑电图上呈现的却是正常清醒状态脑电波。基因检测出HLA-DQB1 06:02等位基因阳性。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平均睡眠潜伏期明显缩短。所有这些检查结论,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的答案——发作性睡病。
什么是发作性睡病?它是一种慢性睡眠疾病,根源在于大脑的下丘脑分泌素出了问题。简单说,就是大脑的“清醒开关”失灵了,无法在“睡”与“醒”之间稳定切换。发作性睡病有5个显著特点:
1. 白天不可抗拒的嗜睡: 患者会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法控制地陷入短暂睡眠。
2. 睡眠瘫痪: 俗称“鬼压床”,在入睡或醒来时意识已清醒,但身体肌肉仍处于睡眠的麻痹状态,无法睁眼、无法活动。
3. 猝倒: 部分患者在情绪激动时,会突然出现局部肌肉无力、突然跌倒。
4. 入睡前幻觉: 在即将入睡时,出现生动、恐怖幻觉,如看到黑影、听到怪声等。
5. 夜间睡眠紊乱: 夜里多梦、易醒,睡眠质量差,导致白天更困,形成恶性循环。
从误解到理解:请给“觉主”多一份宽容。小雅的故事告诉我们,“睡美人”不仅是童话,更可能是一种需要被看见和理解的疾病。目前,发作性睡病尚无法根治,但通过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发作性睡病作为罕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仅为0.03%,该病例是我院诊断的首例发作性睡病,目前我院正在积极筹办睡眠中心,建成后能更科学、更精准的诊治发作性睡病、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睡眠相关疾病,让睡眠问题“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