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手术”两字,普通百姓多少仍有些望而生畏,因为手术往往与流血、疼痛、疤痕、并发症等,让人不快,难以回避。可事实上,目前至少有一半的手术是不需要“开刀” 就能完成的。这样的手术最多会在你的身上留下2-3个小孔,或者1个孔,就能取石、切除息肉、肿瘤、治疗梗阻等。这样的高精尖技术,在六医院肝胆外科能够实现吗? ● 肝胆外科:十余种手术不必再留瘢痕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是四川省卫计委授牌的“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专科于1991年初就率先在成都市开展,成都日报报道了微创手术。至今发展到如: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总管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急性重胆管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囊肿及脓肿、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癌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十余种手术都可通过微创解决患者的病痛。当前所有的肝胆外科医生,各自根据亚专的探索方向,不断开发高新技术,就是让城东肝胆患者受到更小的创伤,还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患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前需要10半月才能出院的手术,现在3-4天就能出院,几乎不留疤,从生理到心理恢复都有很大优势。 ● 肝胆外科:五大微创版块手术惠及广大患者 第一版块: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LC)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外科治疗胆囊结石金标准,是行业学科主流术式。六医院肝胆外科1991年就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国内较早进行此项腔镜微创手术单位之一,现已完成腹腔镜手术病人20000例无严重并发症的优质疗效。加上六医院肝胆外科内镜技术(ERCP、EST、胆道镜等)全国闻名,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两镜联合手术(腹腔镜、胆道镜)、三镜联合手术(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用微创手段解决胆管、肝内胆管等复杂疑难肝胆胰疾病做了大量成功病例,经常接收省内外的手术及会诊病人。尤其是近年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手术,做到了腹部无瘢痕化手术。六医院肝胆外科仅在腔镜与内镜技术结合方面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在研省市中标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国内外学术交流35篇等学术成就,与国内先进腔镜、内镜技术同步发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 腹腔镜术后腹壁瘢痕不明显 第二版块:微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 用微小切口的技术完成过去传统同等质量的手术,对外科操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六医院的本技术经历25年30000余例的临床实践,不断完善,对切口选择、视野显露、深部打结、处理胆囊三角、胆总管取石等都在国内取得了同行认可的实用技术成绩,获得了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十分安全,并发症低的良好治疗效果。此技术的精华就是既保留传统又体现了微创实质,特别适合有高危因素、急诊及复杂胆囊疾病的患者。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术,六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其手术例数为全国之最,并将此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如2007年成功举办了全市科技成果、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学习班,2008成功举办了全省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学习班,2009-2015年五次举办全省继续教育学习班,此技术获省市科技进步及成果奖5项,新技术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9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论文32篇,形成六医院一大技术特色和品牌闻名 全国,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全国各地到本院参观学习此技术者不断。 微小切口技术操作 术后切口瘢痕细小 第三版块:国内一流的肝胆内镜技术 六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光全主任医师1983年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进修肝胆内镜技术半年,率先在成都市区域内开展了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这在当年国内能做EST的医院也很少。而且此项工作一直坚持下来,至今本院完成ERCP 6000余例,EST 2000余例,尤其是十分复杂的胃大部切除、上消化道重建术后的ERCP、EST技术,克服了5个方面的技术困难,完成的病例数多达300例,是国内同类技术中完成例数最多的研究,并取得良好疗效和推广应用。发表的论文:张光全,等. 胃BillrothⅡ术后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2):113-116。此文在本期杂志胆石病专题研究中发表论著排列第一篇,充分表明了本项研究技术的引领价值。2010年此项目《胃BillrothⅡ术后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研究》,科研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并荣获四川省医学二等奖。专科还常规开展下列复杂内镜技术:(1)经内镜鼻胆导管引流术(ERCPD);(2)经内镜胆道取蛔虫术;(3)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4)经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术;(5)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6)经T管瘘道或术中胆道镜胆管取石及等离子、钬激光碎石术;(7)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及碎石术等。六医院肝胆内镜技术获省市科技奖6项,在研获资助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SCI2篇,国内外学术交流论文45篇,并成功培养了廖忠主任医师、吴先麟主任医师现两位肝胆内镜技术娴熟的骨干力量。 张光全、廖忠、吴先麟在做EST操作 第四版块:全腹腔镜内镜保胆取石(息肉)新技术 胆石症在当今城市的发病率占人口的10%以上,每年有大量的胆石症患者需进行胆囊手术。现代医学认为:病理性的胆囊已经丧失其正常功能而切除胆囊后对机体不会有很大影响,单纯胆囊结石而胆囊功能正常者胆囊有保留价值。我院肝胆外科开展现代微创内镜新式保胆取石(息肉)20年,成功病例1200例,数量位居国内前列,张光全主任医师是历届全国保胆学术专委会委员,并且每次全国重要保胆学术会议上都做了大会专题发言。保胆术主要技术特点是:全腹腔镜操作,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胆囊,手术时间短,术后消化功能等一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术后几天即可出院。保胆术唯一的问题是患者胆囊还存在,术后有一定的结石复发率,但坚持保健可降低复发率。六医院保胆取石术获科技奖1项,在研省市科研获资助的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国内学术交流12篇。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 取石后胆囊原位缝合 第五版块:腹腔镜脾切除术、肝叶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经皮穿刺内镜治疗胰腺炎后假性囊肿、脓肿等 腹腔镜脾切除手术图组: CT显示脾破裂 分离脾脏 处理脾门 检查脾床 取出脾脏 术后瘢痕小 腹腔镜肝叶切除手术图组: 肝肿瘤CT片 分离肝脏 处理肝创面 切除肝叶标本 患者康复 微创介入治疗胰腺坏死腹膜后积脓液图组: 胰腺完全坏死腹膜后积脓液 床旁超声定位 廖忠主任医师床旁穿剌成功 患者完全康复 ● 肝胆外科:超过80%的手术正在微创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亚专业疾病正在加入微创治疗的行列。目前的肝胆外科80%以上的手术都是微创手术,尤其是最常见多发病胆结石病已达到了98%的微创,而且现已发展到用单孔腹腔镜就能完成胆结石的取出或保胆手术,特别是采腹腔镜做胆总管结石,虽然技术要求高,也达到了80%以上的微创。在专科一些急诊手术,如肝破裂、脾破裂、急性重症胆管炎、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囊肿及脓肿等都能完成微创。专科面临挑战性的微创手术,莫过于用腹腔镜进行肝脏手术,我们采用微创从肝契形切除,到左肝外叶切除,再到半肝切除都在稳步向前发展。专科当前有两项微创技术国内领先,一是微小切口胆道外科技术;二是胃部分切除后经口内镜胆道取石术。六医院肝胆外科把腹腔镜、肝胆内镜、微小切口技术相结合处理复杂肝胆胰疾病,让患者获得最大的微创在国内发挥的淋漓尽致,并得到同行认可。
雅安一名84岁的高危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当地医院束手无策。来到成都,去了几家医院,想入院而不得。在他心灰意冷之时,有人给它推荐了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简称“成都六医院”)的“明星科室”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肝胆外科。 最近,肝胆外科的医生为他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活动,恢复十分顺利。为什么其他医院收治困难,该院却能顺利完成手术?这得益于该院从1991年开始研究的微小切口胆道外科手术。去年8月,《微小切口胆道外科临床应用研究》还在众多医学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今年6月再传徢报,《肝胆管结石病围手术期外科护理临床应用研究》又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 实际上,这是执行成都六医院“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重视临床,另一方面潜心科研教学结出的硕果。肝胆外科一直发挥着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头作用,已其科室设置齐全、检诊配套完善、学科及临床突出的高水平特色科室。近年来,肝胆外科遵循始终坚持 “以病人为中心”以亲情人性化服务为特质,不断加快科室建设,用创新打造医疗服务质量,用科研推动学科建设跨越,苦练“内功”,闯出了一条在行业内适宜实用内涵式发展之路。 一个案例 其他医院不敢做手术 肝胆外科助老人康复 肝胆外科微创治疗项目是成都六医院的特色之一,也是该院肝胆外科的绝技。据肝胆外科主任张光全介绍,很多80多岁、90岁,甚至100岁的老人,遭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折磨,因为手术风险大,被其他医院拒绝后,来到成都六医院才成功手术。 不久前,就有一名来自雅安的患者在成都六医院肝胆外科成功手术。和来该科的不少病人一样,他年龄较大——今年已84岁,也是在其他医院收治困难的情况下,慕名来到成都六医院。 据张光全介绍,经过诊断,老人患有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胆囊积脓、胆总管多发结石、黄疸并肝功能障碍。同时还患有慢支炎、肺气肿,高血压、心房纤颤等基础病。在这之前,患者先后到雅安和成都的几家医院医治,但都因为收治困难而未能入院。 成都六医院肝胆外科的医生分析病情后,采用小切口施行了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约65分钟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第一天,病人就能下床活动,恢复顺利。张光全说,这也充分体现此项技术在高危、高风险情况下的优越性。 为啥成都六医院敢做一些其他医院不敢做的手术?张光全介绍,现在做胆囊、胆总管手术,用腹腔镜是比较主流的手术方法,虽然创伤小、恢复快,风险已经比传统方法下降很多了。但是对于高龄、肥胖及严重基础疾病等这类高危病人来说,“微小切口手术”更胜一筹,风险也更小。 据了解,和传统手术的20厘米切口比起来,这种手术的切口只有3~5厘米,虽然比腹腔镜的切口略长一些,但只需要一个切口(腹腔镜需要打3个孔),医生通过特殊的手术器械在腹腔内操作。“一方面,微小创伤仍然属于开放性手术,医生在直视下操作做起来自然更加得心应手,”张光全说,“另一方面,微小创伤术只需要局部麻醉,这意味着病人可以自主呼吸,不用忍受气管插管之苦,麻醉风险也更小。”在市六医院肝胆外科,以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为例,“微小切口”手术比腹腔镜手术的平均手术时间要缩短90分钟,费用也大大减少。 六项大奖 “微小切口”临床应用研究 已获省市科技成果奖项6项 微小切口手术,不仅使得更多患者受益,其临床创新研究也获得广泛认可。去年8月9日,在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暨“2016创交会”“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总结大会上,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专利奖同时揭晓,100项2015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奖,57项2015年度成都市专利奖摘得成都科技最高奖。成都六医院肝胆外科的《微小切口胆道外科临床应用研究》获得成都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张光全介绍,这项研究从1991年4月开始,至2016年8月已拥有30000例微小切口胆道外科手术病例,在国内外单中心属最多的病例。 那么,这项研究究竟牛在哪里呢?取得了哪些实用创新技术成果呢?张光全说,该研究的实用创新技术成果共有10项,如在国内率先开展1英寸(2~75px)超微小切口技术,微小切口保胆取石(息肉)术, 胃BillorthⅡ术后胆管结石的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微小切口开腹、胆道镜、EST等技术综合应用解决胆道疑难复杂问题。 同时,这项研究还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技术成分,一是继承了100多年来传统胆道外科手术的成熟经验,二是体现了二十一世纪微创外科技术的理念。该项目的技术精华就是既保留传统又展示了微创实质,非常实用于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应用市场广大。而且此技术手术对麻醉要求不高,一般不需要全麻,普通硬膜外麻醉即可,故麻醉风险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低,患者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医生从技术上努力的角度能有效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该技术的另一优势是用腹腔镜手术风险高的一些高危患者,如80岁以上高龄,严重心、肺、肾等基础疾病患者,采用微小切口技术比腹腔镜安全。 微小切口手术在临床运用上还有哪些优势呢?张光全说,实施此技术的设备和条件属于低投入、低消耗,手术操作者也不需要特殊培训,只要具备传统胆道外科手术的基本经验就能顺利开展。所以,该技术尤其适合国内广大基层医院,城市的社区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如西部偏远地解决临床问题非常实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可生产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其实,《微小切口胆道外科临床应用研究》已获省市科技成果奖项6项,每项成果专家鉴定结论都是:“国内领先”。举办省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学习班2次,举办四川省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8次。发表学术论文85篇,其中近年代表性论文22篇。参加国际、国内、省市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9篇,其中近年参加学术交流论文10篇。主编出版专著1部。 两翼齐飞 立足临床创新科研 建强科室打造品牌 据张光全介绍,肝胆外科近年来多次获得科研奖项,获四川省科技成果奖1项,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成都市优秀新技术奖4项。同时该科室拥有两项国内领先技术:微小切口胆道外科技术、胃毕Ⅱ式术后ERCP、EST技术。同时有多项国内先进技术: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半肝切除术、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等。此外,张光全还参与编辑了《胆囊微创外科学》一书,该书由国内多位从事肝胆外科的专家学者参与编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介绍了胆囊的相关基础知识、胆囊腹腔镜手术的各种方法、书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和难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的新理念的具体运作。据介绍,这本书目前已经出版发行。 今年,四川省卫生计生委公布2016年四川省医学重点学科评审结果: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由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专科升级为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成都六医院肝胆外科在临床和科研上交出的漂亮成绩单,是成都六医院众多科室发展中的一个缩影,也是医院“两条腿走路”——一方面重视临床,另一方面潜心科研教学结出的硕果。 当前,肝胆外科正全力迈向更高目标前进,力争2020年学科建设授牌:四川省医学甲级重点学科,达到省内学科建设最高级。为了保障这个目标顺利实现,科室在2019底还必须完成下列硬任务:
3月28日23点左右,51岁的降央因腹痛不止,由急诊从理塘县转到巴塘县人民医院。 两天前,降央不小心从二楼坠落,当时发现外伤并不严重,便在家自行处理了伤口,但腹痛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加重同时伴有血压下降的情况,家属在得知巴塘县医院有成都市六医院援藏医疗队有外科专家后,遂连夜赶过来,经过CT等辅助检查后,考虑患者胰腺损伤伴空腔脏器破裂出血,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成都市六医院援藏医疗队姚波医生在知悉病情后,立刻决定带领“穿帮带”的“徒弟”实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打开腹腔后发现患者胰腺部分断裂、小肠破裂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积血已达1000多毫升左右,情况危急!没有犹豫,姚波医生带领医护团队为降央实施了胰腺和肠修补术;凌晨3点15分,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的失血得到了控制,血压恢复正常,病情开始好转。 虽然高原深夜的寒风呼啸,但看到患者和家属安心的笑容,大家内心一片温暖。
患者,李际芬,女,65岁,住院号:117152。腹痛、畏寒 、发热(体温持续38℃以上),伴巩膜皮肤中至重度黄疸2月。既往已经做过三次胆道手术史,超声及CT检查提示肝内左右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肝门胆管重度狭窄,肝硬化、脾肿大。生化检查,降钙素原5.49ng/ml,血色素65g/L,白蛋白25g/L,PT 15.7秒。在外地三级医院住院保守治疗,被判断已属于肝胆管结石病晚期,不能手术。 2017年1月26日慕名来六医院,科室接收后全科讨论认为,此病例属于肝胆管结石病终末期,三次胆道手术史,已有做肝移植指征,但患者没有这方面实力。科室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再次手术。肝胆外科医护人员用了整个春节期间来做精心的术前准备,其中主管医生谢亮每天都要从脾县开车来医院作术前细节调整。 2017年2月3日,鸡年上班第一天,肝胆外科顺利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术后诊断:(1)肝胆管结石病晚期;(2)胆汁性肝硬化;(3)脾肿大门脉高压症;(4)胆道感染;(5)梗阻性黄疸 ;(6)重度肝功能障碍;(7)低白蛋血症;(8)贫血;(9)凝血功能障碍;(10)三次胆道手术后。第四次手术方式:(1)肝方叶切除术;(2)肝门胆管狭窄整型;(3)术中胆道镜取石;(4)肝门及左右肝内胆管大口空肠Roux-Y型吻合术(图1-5)。 此手术是对肝胆外科医生的挑战:理由是:(1)患者已经做过三次胆道手术史,右上腹及胆道结构解剖完改变,再次手术技术操作困难;(2)此患者是40多年的肝胆管结石病,反复发作及手术,已演变为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脾肿大门脉高压症,肝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要对这类患者手术,控制术中出血艰难。(2)患者全肝内肝外都是结石,造成胆道梗阻性黄疸,合并胆管炎,长期畏寒 、发热,胆道及右上腹结构不但解剖极不清楚,而且炎性水肿严重,要在此处手术,不容易控制的血渗、血管及胃肠道等副损伤机率很高。(3)患者长期病史,尤其是此次2个月没有明显好转,没有进食,贫血及低白蛋血症,内环境很差,全身已出现衰弱,要在此患者身上做复杂大手术,风险极高。 所以,面对如上许多问题和挑战,同行大多数精英对此类病人选择保守治疗,却不愿意去担风险。然而,这类病人唯有手术才能解决问题,对于肝胆外科专业,是专科最难医治的疑难疾病,而通过手术有效医治这类病人,正是彰显肝胆外科医生的英雄本色,我们下决心做对此病人做手术,需要胆略、技术及责任。 图1. CT显示肝内外胆管充满结石 图2. 肝方叶切除 图3. 肝门整型 图4. 肝门胆管空肠Roux-Y吻合 图5. 术后2周顺利出院 张光全 2017年2月7日
这几天我的胆囊炎又犯了,反反复复好多年了,本来想做手术的,可是又没有时间,请假也麻烦 别急,我昨天刚做的手术,今天就出院了。24小时就搞定啦 真的吗?我印象中手术可要好多天呢 真的哦,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推出“日间手术”就医模式,手术到出院24小时完成。 那太好了,我得赶紧去看看 “日间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手术模式。在1个工作日内安排病人的住院、手术、手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出院,患者仅留院24小时。日间手术大大缩短了住院等候时间和治疗时间,降低了医疗费,从而能使更多的病人得到及时治疗。 那么问题来啦, 哪些疾病能今天做手术 明天就出院呢? 我科室目前正在进行的日间手术病种有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 那么问题又来啦,所有的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都能进行日间手术吗?别着急,往下看 日间手术纳入标准 1年龄在45岁以下2无严重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无呼吸功能障碍及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3无严重肥胖及上腹部手术史4家庭至少有一位健康成年人提供术后观察和护理5住处于医院距离在50公里以内(不超过一小时车程),有电话可随时与医院联系。 大家最关心得应该是手术效果吧!接着往下看 图为我科14床患者卢某,男,44岁,住院号:1012XX.于2016年4月5日以胆囊结石收入院,当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恢复顺利,于4月6日康复出院。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 术后14小时 术后24小时康复出院 出院后5天内,每天我们都会对您进行电话回访,时刻了解您的康复情况! 如果您也被胆囊结石困扰,同时也满足是以上条件,欢迎前来咨询!
2017年9月29日,临近国庆,51岁的王先生因右侧腹痛住进成都市六医院肝胆外科,因多年前检查发现的右肝Ⅷ段血管瘤长大了,血管瘤一旦发生破裂其病死率可高达60%,所以需要手术切除右肝叶。 曾有肝胆外科专家比喻:如果腹腔镜外科医师在技术上要攀登的珠穆朗玛峰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那么腹腔镜右肝切除术(LRL)就是第二峰乔戈里峰。该手术成功率不高,因为肝脏血运丰富,结构复杂,切面易出血,故腹腔镜肝切除发展缓慢,仅少数大的医疗机构有能力开展,而且切除范围多局限于左肝外侧叶和肝第Ⅳ、Ⅴ、Ⅵ段的病灶。因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难度大,风险大,需要具备成熟的腹腔镜肝切除及开放肝切除技术才能顺利完成,国外仅有几例成功的报道。传统的右肝切除术,需要在腹部开500px左右的刀口,恢复较慢,患者的伤痛较大,而腹腔镜右肝切除术是微创领域国内先进的高精尖技术,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给广大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为了解除王先生的痛苦,我院肝胆外科专家为他进行了腹腔镜右肝切除术,分离右半肝、处理肝门脉管、结扎切断肝短静脉、切除右肝叶、处理断面……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无并发症,五天后,王先生顺利出院。这是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手术的又一次突破!
男性,68岁,2016年1月在市内一家大型三甲医院先后不到2周做了两次手术。第一次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出现黄疸及漏胆,于1周后第二次做了开腹胆总管T管引流及腹腔引流术。术后半年间断发烧及巩膜皮肤黄疸进行性加重,先后做过两次经T管瘘道取石,两次上级医院会诊,也没有解决病人的痛黄烧问题,终因肝功能已经衰歇不能进行外科处理,被告知让患者顺其自然。病人及家属绝望中于2016年7月29日慕名来到六医院。入本院患者状况:“一般情况极差、心率110次、体温38℃、神志淡漠无语、巩膜皮肤重度黄疸、总胆红素超过560 umol/L、大量腹水、腹部1引流管(不是T管)有胆计150ml、血红蛋白: 50.5g/L、PT 16秒、白蛋白21 g/L。” 面对此严重疑难危重病,六医院肝胆外科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生命支持、保肝、营养、内环镜、2周就改善了患者的衰竭状况。(2)一周搞清楚了患者半年都没明确的主要诊断:右肝管完全“闭锁”、胆总管下段结石。(3)两周后我们成功为患者做了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胆总管下段取石术(EST)。(4)三周后我们成功为患者做了经皮右肝内胆管穿剌造影并置管引流术(PTCD)。(5)三个月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我们经过精心准备,为患者做了右肝断面解剖出右肝管开口并整型,右肝管空肠Roux—Y型吻合及支撑术,术后3个月造影吻合口通畅,3月初顺利拔除支撑管,现患者彻底痊愈(图1-8)。
2016年3月10日的早晨,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护士站收到了这样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术精湛似华佗,术刀一举除病魔”。 从来没人刻意去数过肝胆科每年会收到多少这样的旗子,这些旗子太平常,几乎让人忽略。但若娓娓道来,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医护家属任谁都无法忽略的故事,来的时候揪着心,可最终却暖了心。 这只是其中一个故事,2016年2月27日晚上九点多,120仓促的急救声中,躺在推车上的是65岁的郭琴。蜷缩着身体,腹痛,畏寒,发热,伴随着脱水,感染性休克,让这个原本就瘦弱不堪的老人看起来奄奄一息。时逢张光全主任每晚的夜查房时间,立即将其收治入科,此时的郭琴血压已降至休克血压,虽然腹部CT结果明确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胰周有积液,提示并发有胰腺炎,但由于病人生命体征并不稳定,胆囊及胰腺炎症没有得到控制,不能马上进行手术,需先进行抗炎,抑酸,补液,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经过一天一夜的治疗,郭琴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据她回忆说,早在1月20号就曾出现过腹痛的情况,2月1号至2月25号出国旅游期间再次发生腹痛,于当地治疗后有所缓解,回国后仍感腹痛不适,便在华阳天府新区医院门诊接受输液治疗,但病情并未得到控制,只好于27号办理入院,随后便出现了发热寒颤,低血压等感染性休克表现,由于病情危急,当地医生建议转到华西医院治疗,家属听说六医院肝胆科在治疗肝胆疾病方面口碑不错, 便决定到六医院就医,当时老俩口唯一的儿子并不在身边,只好拨打了六医院急救电话,这才到了医院,控制住了病情。 小小的胆囊炎症,如果不及时治疗,也会有致命的危险,像郭琴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最有效的根治方法当然是尽早地手术治疗。2月29日,张主任、李静医生在患者胰腺炎稳定后为郭琴进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郭琴也顺利的康复出院。后来郭琴的家属告诉我们说,看到家人从危难关头挺了过来,最后转危为安,顺利的治好了胰腺炎和胆结石并痊愈出院,他们的感激之情是溢于言表,可是送给张主任的红包却被退了回来。红包没能送出去,他们却感受到了医务人员身上的真善美,这种对医患真情的亲身感知,也许比任何“红包”都弥足珍贵。 所以说,这锦旗很普通,它只是无数个表达感恩的康复患者中的一个;可这锦旗一点都不普通,医者仁心,患者放心,患者信任医生,医生真诚对待每一位患者求医的迫切心。
3月28日23点左右,51岁的降央因腹痛不止,由急诊从理塘县转到巴塘县人民医院。 两天前,降央不小心从二楼坠落,当时发现外伤并不严重,便在家自行处理了伤口,但腹痛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加重同时伴有血压下降的情况,家属在得知巴塘县医院有成都市六医院援藏医疗队有外科专家后,遂连夜赶过来,经过CT等辅助检查后,考虑患者胰腺损伤伴空腔脏器破裂出血,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成都市六医院援藏医疗队姚波医生在知悉病情后,立刻决定带领“穿帮带”的“徒弟”实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打开腹腔后发现患者胰腺部分断裂、小肠破裂并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积血已达1000多毫升左右,情况危急!没有犹豫,姚波医生带领医护团队为降央实施了胰腺和肠修补术;凌晨3点15分,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患者的失血得到了控制,血压恢复正常,病情开始好转。 虽然高原深夜的寒风呼啸,但看到患者和家属安心的笑容,大家内心一片温暖。
2017年9月29日,临近国庆,51岁的王先生因右侧腹痛住进成都市六医院肝胆外科,因多年前检查发现的右肝Ⅷ段血管瘤长大了,血管瘤一旦发生破裂其病死率可高达60%,所以需要手术切除右肝叶。 曾有肝胆外科专家比喻:如果腹腔镜外科医师在技术上要攀登的珠穆朗玛峰是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那么腹腔镜右肝切除术(LRL)就是第二峰乔戈里峰。该手术成功率不高,因为肝脏血运丰富,结构复杂,切面易出血,故腹腔镜肝切除发展缓慢,仅少数大的医疗机构有能力开展,而且切除范围多局限于左肝外侧叶和肝第Ⅳ、Ⅴ、Ⅵ段的病灶。因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难度大,风险大,需要具备成熟的腹腔镜肝切除及开放肝切除技术才能顺利完成,国外仅有几例成功的报道。传统的右肝切除术,需要在腹部开500px左右的刀口,恢复较慢,患者的伤痛较大,而腹腔镜右肝切除术是微创领域国内先进的高精尖技术,具备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给广大肝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为了解除王先生的痛苦,我院肝胆外科专家为他进行了腹腔镜右肝切除术,分离右半肝、处理肝门脉管、结扎切断肝短静脉、切除右肝叶、处理断面……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无并发症,五天后,王先生顺利出院。这是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外科手术的又一次突破!
本院新设备:美国巴德安珂乳腺旋切系统,在彩超的实时监视操作全过程,通过真空辅助,可对乳腺包块组织进行超微创活检及完整切除,达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并具有微创、无痛取样及治疗彻底、无并发症等优势。绝大部分手术可在门诊进行,只需局麻,手术时间短,术后只需观察一天。这种依赖高精设备超微创手术切口只有2-3毫米,尤其在对单侧乳房多发包块时,只通过一个小针孔完成,术后无疤痕,病人创伤极小,术中术后只有微量出血。安珂乳腺旋切系统比同类设备麦默通(MMT)有更多优越性,如不需要反复进针,只穿剌一次,旋切包块的组织自动装入小盒。 超声2厘米乳腺包块 专职超声医生现场准确定位 吴先麟正在穿剌 范雪娇正在穿剌 操作组正在旋切包块 取下装标本小盒 镊子尖所指是穿剌孔 痊愈后瘢痕在哪里? 采用传统手术的切口瘢痕明显 吴先麟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星期一 范雪娇主治医师 门诊时间:星期四
1、肝胆外科内镜技术项目 (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2)经内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3)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P);(4)经内镜鼻胆导管引流术(ERCPD);(5)经内镜胆道取蛔虫术;(6)经内镜胆道支架引流术;(7)经内镜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术;(8)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9)经T管瘘道胆道镜胆管取石及等离子、钬激光碎石术;(10)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及等离子、钬激光碎石术。 2、肝胆外科复杂手术项目 (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左半肝切除;(3)右半肝切除术;(4)左三肝切除术;(5)右三肝切除术;(6)中肝切除术;(7)肝尾叶切除术;(8)右肝第Ⅷ段肝脏切除术;(9)肝方叶切除术;(10)根治性肝门胆管癌切除术;(11)Ⅳ期胆囊癌根治切除术;(12)大肝癌切除、门静脉癌栓取出术、肝动脉置泵术、门静脉置术;(13)巨脾切除、门奇断流;(14)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联合断流分流术;(15)胆道损伤后多次术后的再手术;(16)胆总管间位空肠矩形瓣式十二指肠吻合术;(17)人工乳头式间置空肠,胆总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8)肝门胆管整形,左右高位肝内胆管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19)远端脾腔分流术;(20)急诊肠腔分流术;(21)脾肾静脉分流术;(22)V级肝外伤手术;(23)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胆总管一期缝合术;(24)腹腔镜脾切除术;(25)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6)新式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息肉)新技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六医院在全国率先开展,其手术例数为全国之最,本技术经历20年,20000余例,对切口选择、视野显露、深部打结、处理胆囊三角、胆总管探查等都在国内取得了同行认可的实用技术成绩,获得了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并发症低的良好治疗效果。此技术获省市科技进步及成果奖5项,新技术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89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论文32篇,形成六医院的一大技术特色和品牌闻名全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完成手术100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LC)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外科治疗胆囊结石金标准,是行业学科主流术式。肝胆外科在1991年就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国内较早进行此项腔镜微创手术单位之一,现已完成腹腔镜手术病人过万例无严重并发症的优质疗效。加上我院肝胆外科内镜技术(ERCP、EST、胆道镜等)全国闻名,并在国内较早开展了两镜联合手术(腹腔镜、胆道镜)、三镜联合手术(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用微创手段解决胆管、肝内胆管等复杂疑难肝胆胰疾病做了大量成功病例,经常接收省内外的手术及会诊病人。尤其是近年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了单孔腹腔镜手术,做到了腹部无瘢痕化手术。六医院肝胆外科仅在腔镜、内镜技术方面就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项,在研省市中标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国内外学术交流25篇等学术成就,引领国内腔镜、内镜技术的发展。 新式微创内镜保胆取石(息肉)新技术 我院肝胆外科开展现代微创内镜新式保胆取石(息肉)已10多年,成功病例数量位居国内前列,科主任张光全主任医师现任全国保胆学术专委会委员。保胆术主要技术特点是:仅在右上腹做一个2-75px微小切口,术中应用胆道镜取石,一期缝合胆囊,手术时间短,术后消化功能等一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术后几天即可出院。适合所有胆石症患者而胆囊功能正常者,特别是年轻的病人。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 我院肝胆外科在2009年初就完成了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国内及西南地区较早开展,现已完成500余例,紧跟了微创外科发展方向,无手术并发症。此新技术安全可行,达到了腹壁无瘢痕,更加微创和美容效果,极受患者欢迎。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 我院肝胆外科早在1983年就开展了肝胆内镜技术项目,因成绩突出于1989年创建成为成都市肝胆外科协作中心并授牌服务,并获得同行的认可。27年来医院在肝胆外科内镜设备上的投入较多,而设备的利用率很好,没有1件是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娴熟和就诊人数多,现已完成ERCP总例数6000余例。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一直坚持开展这一高新高难度技术。本院自从开展肝胆内镜技术后,27年来不断将此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培养进修生20余名。并获关于ERCP科技进步奖三项,新技术奖二项,发表有关ERCP学术论文50余篇,国内ERCP学术交流论文20余篇。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我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张光全主任医师1983年学成回归率先在成都市区域内开展了ERCP技术,并在3个月后顺利完成EST技术操作,这在当年国内能做EST的医院也很少。此项工作一直坚持下来,至今本院完成EST2000余例,最大亮点是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的EST技术没有发生1例肠穿孔,没有发生过严重并发症,没有死亡率,在肝胆内镜高技术EST行业领域内创造了奇迹。27年来坚持严格规范操作及管理,注重每个细节,尤其是切开乳头及Oddi括约肌长度的技巧控制,对EST技术第二代、第三代的操作者都进行了严格和长期的培训,使之对患者优质服务技术代代传承。获得关于EST技术科技进步奖二项,如:①《十二指肠镜诊治胆胰疾病临床应用前瞻性研究》,1998年10月获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②《胆肠结合部外科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临床研究》,2008年11月成都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5篇,学术会议交流8篇。 胃Billroth Ⅱ式术后ERCP、EST技术 胃大部切除BillrothⅡ式胃空肠重建术后,内镜操作技术是一个临床面临的难题,因为上消化道重建后,正常的解剖关系已发生改变,令许多同行望而却步。国内外这方面的报告及例数都非常少,尤其是胃BillrothⅡ式术后治疗性的EST技术更加困难。我院肝胆外科对胃BillrothⅡ式术后内镜技术进行了长期研究,如胃BillrothⅡ式术后诊断性ERCP已在1995年获得科技进步奖,并在原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胃BillrothⅡ式术后治疗性EST技术,最终得出较完整的胃BillrothⅡ式术后胆管结石治疗操作技术细节,克服了5个方面的技术困难,如:①输入或输出端的判断;②内镜通过输入端;③内镜通过空肠起始部屈氏韧带;④内镜长度瓶颈;⑤内镜逆行插入,乳头及开口方向与正常解剖相反。完成的病例数多达300例,是国内同类技术中完成例数最多的研究,并取得良好疗效和推广应用。 发表的主要论文水平高,如:张光全等.胃BillrothⅡ术后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研究.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2):113-116。此文在本期杂志胆石病专题研究中发表论著排列第一篇,充分表明了本项研究技术的引领价值。2007年四川省卫生厅获资助项目《胃BillrothⅡ术后胆管结石内镜治疗的研究》,2010年10月课题鉴定结论为:国内领先水平,获2010年度四川省医学科技三等奖,发表胃毕Ⅱ式内镜诊治论文16篇。 急性胰腺炎内镜治疗研究 我院肝胆外科近10年来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有胆道下段梗阻的患者在入院后即时采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EST) 或鼻胆管引流术治疗,已成为本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一种常规重要治疗手段,此急诊方法可清除胆道结石,恢复胆流, 减少胆汁胰管反流,使重症胰腺炎病情迅速改善并减少复发,实践证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急诊内镜处理是安全的。内镜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创伤小、见效快、疗程短、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安全等优点。本院已完成急诊胰腺炎内镜治疗350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是国内急性胰腺炎用内镜治疗完成病例数较多的单位之一。获成都市科研立题资助一项,如《内镜早期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时机临床研究》,发表有关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学术论文15篇,学术会议交流论文6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仍然是肝胆外科特大型手术,由于围手术期存在难以完全避免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故此手术目前只在三级医院开展,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能独立完成规范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及胆管下段肿瘤。并一直坚持做这一高难度手术,平均每年完成4-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今完110例。其疗效优良,如一例胆管下段癌在本院做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成活11年, 至今健康成活,属国内罕见。表明本院此技术的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表关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学术论文6,学术交流3篇。 肝胆管结石病精准肝切除术 肝胆管结石病,是肝胆外科最为复杂的外科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病程较长,并发症多,外科手术疗效的不确定性,诊治本病的技术对肝胆外科医生长期以来都充满了挑战,六医院自从1983年成立肝胆外科起就对肝胆管结石病进行了重点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能顺利地成完成左肝外叶切除术,80年代中期开展了肝胆管结石病的规则性半肝切除术,特别是本院出色的ERCP技术,使对肝胆管结石病疗效非常好的精准规则性半肝切除术更加熟练,一次性择期手术完全治愈肝胆管结石病积累了400余例,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慕名而来六医院诊治肝胆管结石病的患者为断,治疗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表肝胆管结石病肝叶切除术学术论文10余篇,学术交流论文5篇。 大肝癌切除术 六医院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能完成大肝癌的切除,并有长期存活的病例,20多年来累计完成大肝癌切除术150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近年六医院院长林琦远博士的大肝癌切除技术更加精益求精,使六医院肝胆外科的肝癌切除水平更上了一个台阶。六医院发表肝癌学术论文11篇,学术交流5篇。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联合断流分流术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胆外科面临的急危重病人,死亡率极高,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时外科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其中门奇断流术和各种分流术是治疗此危急病人常用的外科术式,尤其是分流术,手术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要求外科医生具备坚实的手术操作功夫才能完成。六医院肝胆外科早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就能独立完成门奇断流术,80年代中期完成传统的脾肾静脉分流术,90年代中期已能独立开展高难度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远端脾腔分流术,此术式标志着六医院肝胆外科的手术操作技术能力达到上乘水平。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共有150余例,发表关于门静脉高压症的学术论文5,学术交流2篇。 根治性肝门胆管癌切除术 在肝胆外科肿瘤切除术中,肝门胆管癌是最为困难的,20世纪时期国内门胆管癌的切除率普遍较低,进入21世纪后外科操作技术随着诊断手段与手术设备的不断发展,肝门胆管癌的切除率越来越高,现已由过去的10%左右提高到50%左右,文献有的报告更高。六医院肝胆外科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独立完成肝门胆管癌切除手术,其中1例本院职工做了肝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成活了6年的良好疗效,现已完成根治性肝门胆管癌切除术36例,无伦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发表关于肝门胆管癌切除术的学术论文4,学术交流2篇。 肝胆外科疑难疾病手术治疗 肝胆外科属于普通外科1个亚专业,也是普外领域内最为疑难复杂的外科专业,有许多未知项目有待不断研究,尤其是患者的病情及变化时刻考验着肝胆外科医生的智慧和技术能力。六医院肝胆外科已建立27年,经过三代专业人员的持续奋斗,现无伦从诊断还是手术治疗上对疑难肝胆外科疾病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下是六医院肝胆外科治疗的疑难疾病部分病例。
扫一扫,手机端浏览